近日,家住河池市宜州區的王先生經歷了一場與“死神”較量的賽跑。而在此之前,他怎么也沒想到,只有43歲的自己,竟經歷一次來勢兇猛、病死率極高的“急性心機梗死”。
醫生正在為患者手術
7月7日晚,王先生突然感到胸悶胸痛,大汗淋漓。家人趕緊撥打120將他送到市一醫院胸痛中心進行緊急檢查治療。根據心電圖檢查結果,接診醫生診斷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建議急診行冠脈造影及支架置入術。但王先生認為治療后胸痛已經有所緩解,應該問題不大,便不顧醫生的再三勸告,執意先留門診觀察。
熟料,才過了20多分鐘,王先生突發意識喪失,四肢抽搐,呼吸心跳驟停,接診醫生大喊,“患者無呼吸心跳,立即心肺復蘇、準備除顫!”此時,搶救醫生和護士迅速到位,立即實施心肺復蘇,快速電除顫等搶救措施,2分鐘后王先生終于恢復意識、心跳。在搶救同時,我院胸痛中心醫療副總監藍璧高副主任醫師再次與家屬溝通,告知家屬患者診斷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如不緊急手術開通血管,隨時發生猝死,建議立即行急診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患者術前、術后心臟影像對比圖
征得家屬同意后,藍璧高副主任醫師按照胸痛中心急救標準流程,立即啟動綠色通道,在急診科醫護人員的護送下,患者直達DSA導管室行急診冠狀動脈造影加冠脈支架置入術,術中發現王先生心臟血管前降支中段完全閉塞,前降支近段血流緩慢。在植入支架開通堵塞的血管后,患者胸痛程度減輕,轉危為安,隨后轉入監護病房繼續治療。
術后患者轉入監護病房繼續治療觀察
經歷了“死”而復生王先生,醒來后仍心有余悸,回憶起整個發病過程,他慶幸的說,“還好留在醫院觀察,要是當時回家的話,生死就難以預料了。”
市一醫院胸痛中心專家提醒,一旦出現胸痛現象,不能隨意走動,原地休息,及時撥打120或由家人送到最近的胸痛中心,相信醫護人員的專業判斷,越早開通血管,生存希望越大。河池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河池東片區唯一有條件建設國家標準版的胸痛中心的醫院,能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準確的診斷和恰當的治療方案,提高救治幾率,為全市人民群眾的心臟健康保駕護航。(梁珈瑜 林陸韜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