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沃柑基地,一壟壟果樹整齊地排列于地頭,一顆顆成熟的沃柑在綠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鮮艷誘人。河池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韋向京、副院長劉冬艷等領導和志愿者們進到沃柑基地,用鉗子小心翼翼的將沃柑從樹枝上剪下來,一個個外觀喜慶、果實飽滿的沃柑被放入收納框中。
河池市第一人民醫院駐屏南鄉新興村第一書記藍必文和前任駐村第一書記陸志斌采摘沃柑時,兩人顯得特別興奮,這是兩任駐村第一書記在響應上級黨委的號召下,與當地村兩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的豐收成果。2018年12月,經村兩委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及村民代表多次調研、考察并在后盾單位——河池市第一人民醫院及各界愛心人士的大力資助下,在洞卜屯發展新興村集體經濟沃柑產業園達60余畝。沃柑產業園的成立,對新興村委來說既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挑戰。從租賃土地到園內各種設施的建設,比如儲備房和水池的建設以及后期園內水管的安裝、產業路的硬化等等,都離不開各級領導、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和愛心人士們辛勤的付出。“想不到,短短三年時間,新興村沃柑產業發展就能有此成效,實屬不易。”陽春三月,萬物回春,當走進沃柑產業園,望著果實累累的一棵棵沃柑樹,知情人都為新興產業振興感嘆不已。
今年是沃柑第一年收果,預計產量約在2萬斤。由于是搶抓3月左右時令水果斷檔的黃金時期,售價較好,每斤約在5元之間,產值可達10萬元左右。2月28日,后盾單位河池市第一人民醫院工會將其全部代購,從而解決了新興村沃柑銷路的后顧之憂。
銷路打開后,新興村村民對于發展沃柑產業的信心更足了。新興村沃柑產業一炮打響并不靠的是運氣,這幾年來,通過黨員能人、經濟能人的帶動作用,產業園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讓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就業等形式參與到項目經營,因此產業園不僅幫助農戶增加收入,而且還幫助他們掌握特色產業種養植技術,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同時發揮產業園、合作社的引領作用,截至目前,在產業園的引領作用下,帶動該村發展柑橘超過550畝,可以說該村的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帶動村民發展由少到多,村民收入得到大大提高,效果顯著成效。
新興村集體經濟將成為農民增收的新模式,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大力發展沃柑、肉牛養殖等產業,不但撐起了本村及周邊的經濟發展,也為屏南鄉新興村的繁榮增添了動力。